全球首台特斯拉Model Y 3D解构示教平台亮相上电——上电、特斯拉产教融合能级再提升

发布时间:2023-06-12浏览次数:10

6月9日上午,全球纯电动首台Tesla官方授权的Model Y 3D解构示教平台落地上海电力大学临港校区。以该示教平台为标志,上海电力大学-特斯拉现代新能源产教融合基地——未来能源创享中心正式揭牌启用。上电-特斯拉“新型学徒制”项目推进大会随后举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再上新台阶。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唐浩、上海电力大学校长李和兴、市教委职教处副处长马骏、科技处副处长宋懿琛,浦东新区就促中心副主任徐杰秀,特斯拉(上海)公司生产制造运营总监蔡志闻、培训负责人沈迎和,上海电力大学副校长黄冬梅等出席活动。

未来能源创享中心揭牌仪式由计算机学院常务副院长、上电-特斯拉现代产业学院副院长张传林主持。

黄冬梅副校长致开幕辞。她指出,上海电力大学持续探索构建面向新能源产业体系的人才供需联动机制,创新政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培育高端产业技术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先行先试的成效和经验使得学校入选首批临港新片区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她表示,今天揭牌的未来能源创享中心,是上电-特斯拉现代产业学院在高水平人才培养和人员交流、新能源技术研发应用等方面的深度探索,也是校企双方在高水平科教平台合作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唐浩副主任、李和兴校长、蔡志闻总监共同为全国首台Model Y 3D解构示教平台揭幕。随着红色的幕布缓缓落下,示教平台的神秘面纱被揭开。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技术人员的专业讲解中,与会嘉宾近距离感受这台纯电动SUV的三维“解剖图以及Model Y 3D操控及展示系统。

3D解构示教平台是基于特斯拉的代表车型 Model Y 进行教具化改造、3D 解构后搭建的教学平台,落成后的教学功能效果非常值得期待。平台主要功能在于新能源汽车技术及原理的示教、先进制造技术的体验:一是关于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及其工作原理的演示教学。通过 3D 解构的示教平台,学校师生、企业员工可以直接观测到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电机、 电控等,且平台可通过特殊设计的灯光流的演示,具象化模拟新能源汽车不同工况下,如:充电、加速、减速动能回收的电能流动情况。可以达到沉浸式教学的效果,师生、员工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新能源汽车基本结构与原理。二是关于先进制造技术的体验。3D 解构平台可最大化的呈现新能源汽车车身、底盘及其部件的结构细节,机器人点焊&涂胶、一体式压铸成型技术等先进制造工艺可轻易的在此平台上进行观察。此3D解构平台可以帮助大家在不进入工厂的情况下,感受汽车制造的工艺魅力。这台特斯拉Model Y是由上海超级工厂制造,可以让观者近距离感受到中国高端制造的先进水平。

基于此3D解构平台,特斯拉将与上海电力大学在现代产业学院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技术》《先进制造工艺》等特色化课程、教材的开发合作,不断发挥此平台在学校师生教学、企业员工培养的促进作用。此平台也将作为纽带不断加强校企合作交流、深化产教融合。

 

未来能源创享中心以能源科技为主线,从传统能源、现代能源及未来能源三部分演绎人类对于能源利用的时代变革及挑战。依托该中心的高水平科教平台,上电-特斯拉现代产业学院的高水平人才培养能级将得到全面提升;本年度将面向临港五校开设新能源汽车微专业,建设多门新能源汽车产教融合课程,开展电动汽车三电原理沉浸式教学;同时构筑新能源教学实践基地与科普教育基地,面向临港及全上海所有中小学开放。该平台作为双碳教育基地,还将服务临港新片区教育联盟各单位。

黄冬梅副校长表示,立足于创享中心,上海电力大学将持续服务新能源产业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建设好首批上海市“双元制”职工继续教育高校试点基地和唯一的汽车制造行业职工继续教育高校试点基地,与临港企业积极构建“学历+技能”双提升的“双元制”职工继续教育培养模式,实现纵向贯通、横向融通。

上电-特斯拉“新型学徒制”项目推进大会由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江晓花主持。

李和兴校长致欢迎辞。他指出,2018年正式入驻临港新片区后,上海电力大学便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探索与临港重点企业深入开展产教融合工作。2020年11月与特斯拉公司签订产教融合协议,聚焦双碳目标背景下学校学科发展及特斯拉人才需求,以产学研用、工学互促为途径,探索产教融合新范式,围绕员工专项能力提升,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联合共建上电-特斯拉产业学院、实验实训基地等,达成了多项合作,实现了校企共赢。他强调,此次未来能源创享中心揭牌及“新型学徒制”项目推进大会召开,标志着双方在高质量人才培养和人员交流、新能源技术研发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扎实的阶段性成果,形成了示范引领效果。他指出今后要进一步深化创享中心与高水平联合实验室建设,全面提升学校高水平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质量。

唐浩副主任在讲话中指出,上海电力大学作为临港新片区首批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与特斯拉(上海)在双碳能源领域携手合力,是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马骏副处长和徐杰秀副主任分别讲话,希望校企双方进一步打造产教融合新模式,探索新途径、新方式、新机制,为临港乃至上海和全国的产教融合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新型学徒制”2021级结业典礼及2023级开班典礼随后举行,2021级优秀学员获得表彰,第一批毕业学员代表和2022级学历班学员代表分享了他们通过学习获得学历和能力提升的故事。

蔡志闻总监最后讲话,他提到签署合作协议以来,双方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重要途径,为公司培养了大批优秀技能人才,公司将为学历提升的员工设立专项奖学金,鼓励更多的员工参与到“新型学徒制”项目中来。

依托于双方共建的“上电-特斯拉现代产业学院”,“新型学徒制”项目扎实推进,成效显著。当天顺利结业的500余名首批学员中,149人通过全国成人高考成为了上海电力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他们将成为上海电力大学首批以“双元制”模式进行培养的学生。第二批500余位学员开班仪式同时举行,标志着双方合作共建步入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新型学徒制”项目从2021年5月启动以来,学校校从专业基础、通用素质、技术提升和实操技能演练等培养环节入手,建立满足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结合公司实际岗位进行相应工种的实操学习,并以生产班次为基准实行弹性学制。项目以成果为导向,将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有机衔接,充分满足人岗匹配和技能人才队伍梯次发展的需要,提高员工任职能力,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道路。

该项目的成功开展,为产教融合培养高水平产业技能人才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也为上海市产业工人培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据悉,该产教融合模式已被评为教育部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入选2022年度“中国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库”,该校也入列临港产教融合试点基地和示范基地。